發布日期 2013/7/17 20:10:31 來源:建材網
西漢之初,在漢長安城之中建設未央宮、長樂宮,到漢武帝之時,又建離宮別院等所。未央宮建在長安城的西南角,為大朝所在地。利用龍首山的崗地,砌成高臺,因戰國時代高臺建筑盛行,到西漢仍然存在與發展。其主要建筑為前殿,殿之兩側建有東西廂房,為處理日常事務之處。這一組建筑,主要劃分三個部分,這個宮城周圍8900米,宮內除前殿之外,還有十幾組宮殿,太后住在長樂呂。
在城的東南角,北部和明光宮接連。宮城周圍約計一萬米,其中有長信殿、長秋殿、永壽殿、永寧殿四大組宮殿。建章宮在長安西郊,是苑囿性質的離宮。宮內有山岡、河流、太液池,池中有蓬萊、瀛洲、方丈 三島,宮內豢養珍禽奇獸,種植奇花異草。其前的 未央前殿、廣中殿可容一萬人。另外,有鳳闕、神明臺。長樂宮、未央宮的大宮之中還有小宮。
唐代時期,宮城在皇城之北,是皇帝聽政和皇后嬪妃的居住之處,也屬于宮室。東西長廊與皇城相通,南面開五個門,北西各兩 門,東面只有一門。北出玄武門即是禁院,宮城中心為太極宮,西部即是掖庭宮, 東宮是太子居住之處。太極宮是主要宮,在中軸線之北,沿著軸線建有太極宮、兩 儀宮、甘露宮等十幾座殿與門。
到公元634年,興建大明宮。大明宮位于長安城外龍首山,居高臨下,在宮內 可以看到全城風光。大明宮內建有含元殿、宣政殿、紫宸殿。含元殿是大明宮的正 殿,巍蛾高大。其前建有長達幾十米的龍尾道。左右兩側建翔鸞、棲鳳二閣,均與 含元殿連接。建筑雄偉壯麗,它表現出封建社會鼎盛時期的建筑風格。大明宮內 另一組宮殿即是麟德殿,它位于大明宮西北部的高臺地上,由三殿組成,面闊11 間,進深17間,其面積約等于明清故宮的太和殿的三倍。在主殿的后部,東、西各 一樓,樓前有亭,也有廊廡相連。為了便于處理政務,在大明宮內,附有若干官署。如在含元殿與宣政殿之間, 左右有中書省、門下省與弘文館、史館等。
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,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,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更多>>相關資訊